PPP项目怎样融资,其中存在哪些问题?PPP的深入推进,融资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PPP项目本身资金投入就十分巨大,如果只依靠银行贷款或者社会资本自身资金,那么很难满足PPP发展要求,且潜在风险巨大。
对PPP来说,所有的融资方式、融资产品都可以用,不同的在于PPP涉及到政府和大众,这就使得它必须要考虑很多的相关的内容。PPP项目的融资不是简单地从银行贷款就完事了,它涉及到很多的问题,与法律体系、合同体系、信用体系、能力建设等密切相关,其中有四个核心问题尤其需要关注。1、有限追索的问题。其本质是风险分担,而风险分担本质上是信用,各参与方特别是政府的信用问题。2、地方政府要有信用。3、金融体系要改革。金融机构虽然热衷于学PPP,但至今对PPP项目的放贷流程、评审标准和担保要求与传统放贷无异,国际PPP项目通行的有限追索项目融资在国内不是不可能,但实现难度很高。4、各方面的能力建设。现在政府和金融机构都缺少专业的经验和人才,缺少具备全过程、全方位集成能力,尤其是有运营意愿和能力的投资主体。
一个PPP项目要找到资本金并不难,贷款更加不难,但要做到有限追索项目融资这个就难了。对社会资本而言,特别是从民营企业的角度考虑,把一个项目总投资20%-30%的资金作为资本金砸进去,与政府签定期限长达10-30年的合同,剩下的资金通过贷款等方式实现,风险是非常大的。假设失败了,就要优先还债,资本金有可能血本无归。所以一般来说,国际上PPP项目都是基于项目融资,即通过项目本身的收入(来自于使用者、政府或二者)、资产和合同权益通过合同安排等来分担风险。项目失败的话,也只是本项目的项目公司破产,社会资本的母公司不会受到太大牵连,也就是金融机构对母公司的追索是有上限的。这是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PPP和投资者到发展中的国家投资PPP的通行做法。
国内的金融机构对PPP项目一直都是很慎重的,要求社会资本的母公司完全担保,甚至要求政府担保。PPP取决于合同来分担风险,金融机构也很担心地方政府不守信用怎么办?财政部对此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推出示范项目、成立1800亿元的PPP基金,两会期间国务院又批复给国家开发银行1.2万亿的PPP专项基金等,引导项目投资导向,引导地方规范运作PPP,同时也是给项目和地方政府增信。
政府和金融机构都缺少一些PPP专业经验人才,而且有些参与项目的动机有问题。中央部委和各地政府组织了很多培训,也请官员和专家做了多次培训,但过去很多是宣传,而稍微专业一点的培训机构的培训班的听课人员,大都是具体办事人员而非有决策权的主管。少有人真正意义上的理解PPP的内涵和其精髓(PPP涉及面很广,需要复合型人才),错误的认知PPP是万能钥匙,只要可以上项目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包装成PPP,不排除有一些特别的另类存在。而且一些准经营性或公益性项目需要政府买单,即使有财政承受力评估,但因其项目投资大,而这一支出有限,导致地方政府在实际操作中想法设法规避。PPP需要多个部门协作,一些地方由财政部门或发改部门主导,这些部门各有长短,协调不好则难以顺利推进。
对于金融机构,传统融资模式对能力要求不高,放贷只需要有资产抵押、信用抵押或担保即可,而要做基于项目收入的有限追索项目融资,则要求该金融机构必须懂行业,能判断这个项目是不是确实可行(可融资性)。金融机构由于历史形成的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缺陷,不了解工程建设与运维管理,是没有能力去准确的评估一个项目是否具备可融资性。
社会资本方尤其是央企和地方国企,缺少项目全过程、全方面的集成能力,且不太愿意跟其他企业合作;即使参与PPP,绝大多数也都是希望短期就能直接退出,直接、间接、变相要求地方政府担保最低或固定回报率。好的消息是,最初真正懂PPP的人虽然不多,但学得很快。推广PPP是必须的,这是国际趋势,但如果我们没有具备复合型能力的人才,市场化程度也还没有到位,推得太猛可能出问题。
在推进PPP时,财政部的大方向是对的,其中三个手段非常重要:一是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二是物有所值评价,三是PPP综合信息平台。其中第三个最关键,有利于公开和公平,任何PPP项目,只要不录入综合信息平台,财政原则上不安排支出,这对规范PPP实际是很有效力的。当然也要看信息公开到什么程度。合同文本和财务数据(特别是产品/服务的单价)也要公开透明,因为公开以后即使业外人士不看,业内人士会看,研究人员也会看,看了就可以评论、指出问题。今后的PPP项目会更规范地运作。
文章来源 - 海河金融:www.haihejinr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