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容易犯的病,怎么治?

推荐时间:2025-04-06 11:12:00 学霸知心

每一个出国留学的孩子上辈子断了翅膀的天使,有时候累了,真的想撂担子回到爸妈的怀抱,可是又咬咬牙忍下来了,既然选择了出国这条路,有些挑战,就是命中注定的。

拖延症

大概所有人都听过“拖延症”这个词。严重的拖延症是会对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常常伴随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留学的同学都知道,不少人都是在考试前两到三天才临时抱佛脚。(好像国内也差不多。)从学期一开始教授就强调,不建议学生考试前几天才开始复习,但是基本上都没有人真的有计划地复习。

怎么治:

想要摆脱拖延症,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断绝干扰源。诱惑太多,如果我们要专心的做一件事,比如写paper,准备考试,这类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干扰源,比如手机离远一点。

还有一个解决方法是我自己的一个办法。有时候我也会拖延,累的时候,任务繁重的时候反而更不想动。我个人的方法就是每天先从最困难的开始做,当你感觉到任务越做越简单的时候,效率也会更高,晚上不但有好心情,还有空出来很多时间休息。

思乡病

你可能之前永远都不会承认这一点,但你的的确确想念你妈妈的厨艺,想念时刻监督着你的老爹,想念客厅里的软沙发,想念熟悉街角的小店,想念校门口的公交站牌……

假如让这种情绪一直蔓延,它可能会毁掉你的留学生活。

怎么治:

老实说,有一百种方法让你把脑子里“嗡嗡”提醒你老家有多远的声音屏蔽掉。尽量避免成天几个小时地泡在微博、朋友圈上。因为这样会让你更加想家,反而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玻璃心

留学生群体里不乏玻璃心患者,他们敏感,还有些许自卑,可能觉得世界充满着敌意,觉得活着很累,别人也觉得跟这种人相处很累,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就突然敏感度爆发,与你绝交了。

身边虽然多少有这类人,但是毕竟还是少数,如果是玻璃心,又如何能出国留学呢?

怎么治:

每个人都不是世界的中心,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敏感点,如果能换角度想事情,多替他人着想,自己也能好受很多。

所以,请摒弃玻璃心,勇敢上阵,体验应该体验的,多交友,离家十万八千里,活出精彩。

社交控

“社交控”,指害怕错过朋友圈里发生的事。或者看看自己所在的小组最近有什么活动可以参加。参加了这个活动,又怕那个活动错过了。不刷Facebook、微博、twitter、朋友圈的话,会浑身不自在,觉得“与世隔绝”了一般。这种顾虑不一定是在留学期间才有的,也许你在家里就有这样的“症状”。

怎么治:

认识到的一点是,生活中总有“机会成本”,你做了这件事总会错过另一件事。如果你让你脑子里满是“错过了这个怎么办?”或者“错过了那个怎么办?”,那你永远不会安心满足。把你的笔记本关掉,走出去看一看。

考试综合症

其实说白了,就是因为学生心理素质差,对考试有恐惧。症状主要是面对考试身体上的不适。(岛主曾经一考试的时候就想上厕所。。。)

通常有考试综合症的都是些好学生,他们成长过程中父母总在灌输要考好的观念,他们也立志要成为人上人,所以很努力地学习,考试,拿高分。可是他们的心理素质却无法承受他们的野心,所以经常会出现考试前压力过大造成的非常紧张,出现短暂性“失忆”的情况。

怎么治:

这时候只有我们才能帮自己了,及时纠正自己不良的备考心理,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平衡每一次考试才是硬道理。

还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次考试前早点关灯睡觉了,第二天早起的记忆效果会更好。

孤独症

这也是留学生中的一个经典“疾病”。“孤独症”是指那些留学生常年在外不和人交往,每天三点一线,生活非常单调,上完课就回家,要不就去打工,基本上杜绝一切社交活动。自我封闭,好像也没什么所谓。

可是问题会在日后,尤其是找工作的时候,逐渐显露出来。因为早期不经常与人沟通交流,渐渐的也缺乏了交往的技能,不能融入到群体中去,甚至出现出国三四年了,口语还是不流畅的状况。如此就白瞎了父母辛苦四年交的学费,也浪费了这四年的时光。

怎么治:

可以试着交一个当地朋友。建立一段有意义的关系,尤其是跨越文化壁垒,的确需要花点工夫。这段联系或许还能成为你在新国家、新文化的敲门砖。(知道马云的故事吗)你要做的,只是踏出这第一步而已。

留学圈就像一个小社会,我们还年轻,就应该勇敢,有冲劲。多多走出社会,参与各类社团,多和课上邻座的同学说话,抓住一切能认识人的机会,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做好一切思想准备,在四年后走进真正的社会,这样就能适应的更好,更快。

选择出国,是一种勇气。

出国后,能继续在正路上行走,是一种能力。

可是这一路上,我们多少都会经历这些“病”,它们可大可小,每一个都像是成长路上必经的一道坎,迈过去,自己将会变的更加坚韧。

愿每一个人都能成长为最想要的那个自己。

「作者」岛主/3万人留英社群创建者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