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瀛洲先生捐献给故宫的元明清陶瓷精品部分整理手册秘籍

推荐时间:2024-10-29 13:13:00 文玩迷

碗撇口,弧壁,瘦底,下承以中空高足。碗内外均施铜红釉,高足内施淡青色釉。内底心阴刻三朵云纹,内壁模印阳文云龙纹,二龙以两朵云纹相隔。龙细颈长嘴,形象生动,与同时期青花瓷器上的龙纹特征相似。釉色红中略显灰暗,显示出初创期的高温铜红釉尚难以较好地把握烧成技术。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元代瓷器窖藏曾出土一件足部较矮的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残器,可知元代红釉高足碗应有高、矮两种式样

明洪武 高10.4cm,口径20.5cm,足径10.0cm

碗直口,深腹,圈足。内外青花装饰。碗心绘折枝牡丹纹,内壁绘缠枝宝相花纹,外壁绘缠枝菊纹,内外近口沿处及圈足外墙均绘回纹。

瓷碗造型敦厚,纹饰优美,所绘两两相连的“双回文”及“扁菊花纹”是洪武瓷器上的典型纹饰。

明永乐 高10.1cm,口径21.1cm,足径7.6cm

碗直口,弧壁,深腹,腹下渐收敛,圈足。此碗造型端庄稳重,通体青花装饰。碗内近口沿处绘海水纹,内壁绘缠枝莲纹,里心青花双线内绘花果纹。碗外近口沿处绘回纹,外壁饰花瓣纹,共32瓣。足底施白釉,无款,底心凸起。

此碗青花色泽浓艳,系以进口青料绘制。碗外壁以花瓣为饰是永乐、宣德时期瓷器纹饰的典型特征之一,花瓣细长呈放射状排列,从足部直伸展到外口沿下,满布腹壁,排列有序,与碗内壁之缠枝莲纹相得益彰。

青花缠枝花菊瓣纹碗

明永乐高7.9cm,口径17.1cm,足径7.6cm

碗撇口,弧壁,腹下渐敛,圈足。造型端庄秀美,胎质细腻,釉色莹润。通体青花装饰。口沿内绘缠枝菊纹一周,内壁绘缠枝花纹,内底绘缠枝莲纹。纹饰之间均用青花弦纹间隔。口沿外饰回纹一周,外壁绘缠枝莲纹,近足处饰变形莲瓣,足外墙饰卷草纹。足底白釉无款。

此器所绘纹饰规矩,青花色调艳丽并略有晕散,但不失明快

青花折枝莲纹折沿盘

明永乐 高6.5cm,口径37.4cm,足径24.0cm

盘敞口,板沿,宽平底,浅圈足,细砂底无釉。里心绘2朵盛开的莲花,以莲叶相衬,内壁绘8束折枝花卉,外壁绘折枝菊花纹一周。

此盘的绘画布局非常独特,大朵的莲花几乎占满整个盘心,外壁的一周扁叶菊流畅而连贯,表现出当时艺术匠师的娴熟技艺。

青花缠枝菊纹折沿盘

明永乐 高6.9cm,口径37.7cm,足径24.4cm

盘敞口,板沿,宽平底,浅圈足,砂底无釉,露胎处呈浅火石红色,并可见胎中有星星点点的黑褐色杂质。盘里心双花边开光内绘3朵缠枝菊花纹,板沿上绘缠枝灵芝,外壁一周绘折枝花6束。

此盘造型规整,青花鲜艳,底足露胎处的火石红色具有明永乐、宣德朝瓷器典型的时代特征

青花折枝花纹执壶

明宣德 高36.0cm,口径7.8cm,足径11.5cm

壶直口,方流斜直,流口部有葫芦形出水孔,腹部丰硕,宽圈足,扁柄弯长。此执壶造型新颖别致,源于12世纪西亚地区的铜壶。通体绘青花折枝花卉纹,腹部的花卉纹分为8组,虽占满空间,但繁而不乱。青花色泽鲜浓亮丽,聚釉处有从釉下析出的“铁锈斑”。

此壶使用由西亚进口的“苏泥勃青”为绘画原料,青花呈色深沉浓重,浸入胎骨,具有水墨画般的艺术效果。

斗彩三秋杯(一对)

明成化 高4.3cm,口径6.8cm,足径2.6cm

杯撇口,深腹,瘦底,圈足。釉色青中泛灰。杯外壁绘两组斗彩山石花草,间以飞舞的蝴蝶。蝶翅或覆黄彩,或覆紫彩,花枝及一小蝶的尾上点以红彩,蝶翅所施紫彩即所谓“姹紫”或“差紫”,其特点是色浓而无光,为成化斗彩所特有,是后世仿品所不能及之处。由于描绘的是秋天乡居野景,历时三月的秋季又有“三秋”之称,故此种杯被赋予“三秋杯”之雅称。杯外底青花双方栏内署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

成化斗彩杯造型有数种,此为其中之一。瓷杯造型轻灵秀巧,胎体薄如蝉翼,从内壁可清晰映见外壁花纹。画面布局疏密有致,施彩清新典雅,体现出画工高超的画技和艺术修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移号推荐信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移号推荐信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视频